伴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拍照已經成為每個普通人的日常。方寸間的照片,信手拈來的短視頻,不僅記錄著每個平凡的人生,更定格了時間,留住了回憶。照片和視頻的價值很多時候并不在于當下,而在于多年后的回味。試想一下,當你步入社會,倍感艱辛時,看到一段學生時代的自己努力學習的影像;當你負重前行,為了家庭打拼時看到一張小寶寶剛出生時的照片;當你年華老去,享受人生時,看到一段和愛人初遇時的青澀和美好;以上所有場景,可能都會給你力量,給你欣慰,或者一絲絲的惆悵。
然而,如何讓記憶延續(xù),如何讓回憶長久,成為了現代人必須面臨的抉擇。和智能手機共同存在的,是各大廠商配套推出的云存儲服務。通過每個月繳納一定的費用,就可以獲得相應的云存儲空間,從而在云端保存記憶,成為了自然而然的選擇。但這樣真的穩(wěn)妥嗎?
個人云存儲服務現狀
2017年1月17日,360手機停止了手機云服務。2019年6月30日,樂視手機LeCloud云存儲服務正式關停。2021年6月21日,三星正式停止運營SansungCloud云服務。而以上這些,只是眾多手機云服務終止運營的滄海一粟。眾所周知,手機產品競爭激烈,各種品牌也是你方唱罷我登場,伴隨著市場的不斷變革,很難說哪個品牌可以常年屹立不倒,也很難保證多年之后的某些手機云服務還能正常使用。也因此,更多的手機廠商轉而選擇與傳統(tǒng)網盤廠商進行合作,通過第三方的服務來降低成本,保證云服務的平穩(wěn)開展。
但傳統(tǒng)的個人網盤廠商就能夠避免停止運營的窘境嗎?以2016年為例,3月18日,阿里巴巴旗下的UC網盤宣布終止存儲服務,停止UC網盤的上傳服務/離線資源存至網盤功能/視頻轉碼服務。4月25日,新浪微盤停止普通用戶的存儲服務,所有用戶數據保留至2016年6月30日,同時關閉搜索、分享功能,直到清理完畢。4月26日,迅雷旗下的快盤也宣布將停止個人用戶的存儲服務,所有用戶數據保留至2016年6月30日,全面轉型個人視頻服務。5月3日,華為網盤停止用戶數據存儲分享服務,所有用戶數據同樣保留至2016年6月30日;并且,7月1日起,DBank華為網盤免費永久空間資格將被終止。5月27日,騰訊微云于當日24時正式關閉“文件中轉站”功能。10月20日,360云盤宣布停止個人云盤服務、轉型企業(yè)云服務,并在明年2月1日關閉所有云盤賬號、清空用戶數據。10月底,樂視云盤發(fā)出聲明,將停止視頻上傳服務。眾多個人網盤廠商于2016年的集體退場,與配合國家有關部門開展的網盤涉黃、涉盜版內容的清查工作有關,也和云盤用戶付費意愿低,運營成本高密不可分。雖然對用戶而言,對云盤的需求的確存在,不過對于追求利潤最大化的公司而言,云盤業(yè)務已經成為雞肋。服務成本越來越高,用戶黏性卻沒有大幅增加,云盤市場在2016年出現了第一波的退潮之勢。
目前,國內個人云服務基本上被百度網盤所壟斷,壟斷所伴隨而來的,就是收費的提升,下載速度的限制,以及云存儲空間的縮水。我們經常能夠聽到這樣的抱怨:不買VIP的百度網盤用戶不如狗。的確,對于免費用戶來說,百度網盤很難提供一個基本網盤應該具有的便利與暢快,即便是付費用戶,也很可能因為政策或版權的限制,導致原本存儲在網盤空間內的某些視頻文件突然消失。再加上有可能突然停運的未知因素,個人云存儲始終無法帶來那種本應具備的放心與踏實。
于是,將云存儲搬回家,將企業(yè)提供的網盤服務變成私人專屬的獨享空間,就順理成章的浮出了水面。這時候,就說到了本文的重點:NAS。
什么是NAS
NAS的英文全稱Network Attached Storage,直譯為網絡附屬存儲,按照百度百科的解釋,NAS是NAS被定義為一種特殊的專用數據存儲服務器,包括存儲器件(例如磁盤陣列、CD/DVD驅動器、磁帶驅動器或可移動的存儲介質)和內嵌系統(tǒng)軟件,可提供跨平臺文件共享功能。它以數據為中心,將存儲設備與服務器徹底分離,集中管理數據,從而釋放帶寬、提高性能、降低總擁有成本、保護投資。其成本遠遠低于使用服務器存儲,而效率卻遠遠高于后者。
對于個人用戶而言,簡單來說,NAS就是一個文件存儲的裝置。用戶可以通過網絡遠程訪問NAS,使用該裝置上的文件。
目前市面上主流的NAS產品包括群暉、威聯通等。通過自行組裝、破解運行的黑群暉也有一定的市場,但穩(wěn)定性存疑。而國內廠商近些年也對NAS市場有一定的涉足,極空間、??低?、聯想、小米等廠商也紛紛推出了自家研發(fā)的NAS產品。
相信絕大多數的NAS用戶都是通過群暉來扣響NAS大門的。有“買系統(tǒng)送硬件”之稱的群暉,在功能上有著極強的擴展性。你不僅可以通過群暉實現一些NAS的基本操作(包括照片存儲、音視頻播放、文件備份、多端同步等),還能實現一些高階玩法(比如搭建WordPress服務器,架設VPN、PT下載等)。
筆者本人也曾是一個多年的群暉用戶,不可否認在最初購入群暉NAS時,對它的期許與寄望是相當高的。但并不是每一個人懂技術的極客玩家,群暉NAS的上手門檻也遠非智能手機、智能電視可以比擬的。在研究了多個教程,學習了多份資料后,我漸漸對群暉NAS失去了耐心,什么docker的配置、內網穿透的方法,我真的研究不明白,而對它原本暢想的諸多功能,也逐漸一一舍棄,最終只做到了對一些基本操作的熟練使用。這不是群輝NAS的問題,因為群暉的目標也并非小白用戶;這就是我的問題,我做不到整天癡迷于各種復雜的技術解析,也不舍得花錢去請技術人員上門手把手培訓。
釋然了也好,群暉NAS讓我想明白了個人消費者對于NAS的核心訴求是什么,基本功能的使用其實已經足夠替代網絡云盤的存在,數據的備份也足以讓我安心,我甚至還能夠把它當做一臺24小時工作的下載服務器,一臺不受版權限制的個人流媒體中心,也夠了。我一直以為群暉NAS所提供的基本功能足夠優(yōu)秀,也習慣了忍受群暉NAS的種種不足,直到我上手試用了國內廠商極空間所推出的全新一代NAS產品極空間Z4,我產生了動搖。或許,在基礎服務層面,極空間Z4才是更適合國人的那一款。
斬獲德國紅點大獎的外觀設計
初識極空間Z4,還要從其外觀談起。傳統(tǒng)NAS產品的外觀設計,大多方方正正,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剛硬有于而靈動不足。極空間Z4則不同。
極空間Z4的多曲面工業(yè)設計風格科技感十足,整機采用航空級5052鋁合金外殼,不僅具備優(yōu)秀的可加工性,抗腐蝕性、疲勞強度高,更有優(yōu)秀的輔助散熱能力,還可以大幅度降低共振及噪音。價格昂貴的汽車級沖壓工藝帶來了極致的輕量化和一體化,保證了兼顧的整體結構。
憑借著出眾的外觀設計,極空間Z4在今年5月11日喜提擁有“工業(yè)設計奧斯卡”之稱的紅點設計大獎。德國紅點獎與德國“IF獎”、美國“IDEA獎”并稱為“世界三大設計獎”,一直是國際公認的全球工業(yè)設計頂級獎項之一,代表全球范圍的設計趨勢與理念。創(chuàng)新表現、實用功能、造型品質、人體工學等都是紅點獎組委會評選的重要標準。而極空間Z4系列大獎,代表了極空間在工業(yè)設計的創(chuàng)新能力獲得了國際設計界的認可。
極空間Z4富有線條風格的靈動外觀,可以輕松適配各類家裝風格,具備科技感的同時也不失美學色彩,與傳統(tǒng)NAS產品形成了極大的反差。
極空間Z4支持4盤位,獨特的硬盤支架免工具安裝設計,讓用戶不需要任何工具就可以裝卸硬盤,硬盤架采用鏤空設計,結構穩(wěn)固,并可以構造風道,加強散熱,配合14CM超大靜音液壓軸承風扇和智能溫控算法,讓溫度與噪音達到良好平衡。所有的活動組件連接全部使用靜音彈性硅膠做接觸隔離,保證整機內沒有剛性接觸點,大幅度降低設備的運行噪音和震動。
USB3.0接口、電源鍵以及指示燈被放置在機身側面位置,特別要說的是,極空間Z4還提供了一個Type-C接口用來連接手機或電腦設備。在Type-C接口愈發(fā)主流的當下,這樣的接口配備可謂貼心。
機身背部除了電源接口外,還有兩個2.5G網口。總的來說,一臺NAS的基礎配置,無論在接口豐富度,還是在外觀時尚度方面,極空間Z4都挑不出毛病。
最大限度的利用硬盤空間才是NAS的性價比體現
決定一臺NAS好壞的因素包括外觀,但決定因素絕不僅僅是外觀。在看過了極空間Z4極具美學設計的外觀后,我們來研究一下功能。
首先要說的是極空間只需一個APP解決所有問題的設定。在之前群暉NAS的使用過程中,各種APP的繁瑣操作真是讓我著急上火。管理文件用DS File、管理照片用DS Moments,聽歌用DS Audio,看片用DS Video(后期轉用Plex),再加上零零種種的第三方應用,可以說,僅僅因為一臺群輝NAS,就讓我的手機桌面活活臃腫了一個頁面。
而極空間NAS則完全不同。所有功能被集成在極空間這單一的APP中,只需手機賬號登錄,就能訪問NAS,完成數據備份、數據訪問、視頻播放、音頻播放等全部功能,極大地方便了用戶的操作,降低了用戶的學習成本。
并且,使用極空間Z4不僅擁有手機版本(Android/iOS),Mac及Windows都提供了對應的APP可供使用,甚至智能電視端都有對應的APP可供安裝,這在其他競品上是不曾出現過的。即便這些條件都不具備,一個可上網的瀏覽器也可以遠程訪問極空間Z4,可以說,只要有網,就能體會到極空間Z4所帶來的便利,無論任何設備,都能享受到私有云的快感。
基礎功能方面,諸如手機的照片備份,電腦的數據備份,不同設備間的數據同步等,這里就不再贅述了,這是一臺NAS所應該具備的基本素養(yǎng),也是一臺NAS之所以能成為NAS的最低標準。有了極空間,你再也不用選購任何的手機云服務,要知道,蘋果iCloud 2TB的月費是68元,年費816元,三年的價格就足以購買一臺極空間Z4了,而極空間Z4的存儲空間,如果4盤位每塊硬盤按2TB計算,那就有8TB的空間可用于數據備份,如此性價比想必你一定知道該如何選擇。并且,極空間Z4還集成了TimeMachine功能,擁有MacBook的小伙伴再也不用擔心恢復數據的問題了。
其實,極空間Z4所體現的性價比遠不止節(jié)省了云盤存儲費用那么簡單。之前提到過,極空間提供了4盤位供用戶使用,而4盤位版本的群輝產品,售價幾乎要比極空間Z4貴了一倍有余。當然,群暉具備更大的擴展性自不必說,但僅從BOM成本而言,極空間Z4的性價比肯定要更高一些。
極空間Z4的性價比還體現在硬盤使用層面。眾所周知,NAS的數據安全性是重中之重。此前我使用2盤位的群暉NAS,配備了兩塊規(guī)格相同的4TB硬盤,雖然加起來總容量有8TB,但其中一塊硬盤為了保證數據的備份,必須采用RAID1的全盤備份模式運行,因此,實際使用空間也僅為4TB。而具有4盤位的極空間Z4,我為其配備了4塊2TB的硬盤,加起來同樣是8TB,但實際使用空間卻足足有8TB,比群輝NAS大了足足一倍。這是為什么呢?
其實,普通用戶需要備份的數據并不多,大抵分為日常拍攝的照片,短視頻,工作資料等幾種。只要能將這些數據做好備份,保證數據安全就夠了。但其實,每個NAS用戶的硬盤中都存儲著海量的電影電視劇視頻文件。可以說,從我過往的體驗來看,電影電視劇視頻文件幾乎占據了硬盤90%以上的空間,而這些數據,其實是不需要備份的。這時候就要提到極空間Z4所提供了一種名為ZDR的備份方案了。
和傳統(tǒng)的RAID1方案不同,ZDR模式允許用戶選擇指定目錄進行雙硬盤的同步存儲與備份,而不用整塊硬盤全盤備份,這就在兼顧了安全性的同時大大提升了硬盤的使用效率。那些占據了大量空間的電影電視劇視頻文件,再也不用被不必要的備份,用戶只需要備份自己認為的重要資料即可,那些剩余空間可以存儲更多的無需備份的視頻資料,某種程度上大幅提升了硬盤購買的性價比。
多用戶層面,極空間Z4保證了嚴格的私密性,不同用戶之間數據完全不能相互訪問。但極空間Z4也提供了一個折中的解決方案,通過文件廣場功能,不同用戶在登錄同一臺極空間Z4后就能看到相應的文件,方便共享。比如我老婆總想收集一些瑜伽健身的視頻當做學習素材,但卻苦于上網方面的能力限制而不知道在哪下載,我就會出面幫她找到這些視頻,下載到文件廣場,讓她能夠直接獲取。
說到下載,極空間Z4內置迅雷遠程下載功能。你可以在任何時候通過手機、電腦APP甚至瀏覽器添加下載鏈接,極空間Z4就能隨即開始下載。一般來說,我都會在上班摸魚時選定晚上回家準備欣賞的影片,添加鏈接以后就不管了。晚上吃完飯,幸福的躺在沙發(fā)上開始刷劇,那感覺別提有多爽了。除迅雷外,極空間還自帶了系統(tǒng)的下載工具使用transmission作為內核,掛PT都不是問題。對了,極空間可以直接搬運百度網盤上的內容,那些在百度網盤上收集了多年資料的朋友們這下有福了。
看片兒真爽
對于大部分NAS用戶來說,屯片是一個基本禮節(jié)。之前提到過,極空間Z4通過獨有的ZDR模式,釋放出了大量的硬盤空間可供用戶使用,也因此,極空間Z4在影音播放上的功能可以算作是其核心功能,無論在下載、播放,還是在移動端訪問上都做出了深度的研發(fā)。
對于影音播放,首先一點我要說說配置。此前我買群暉NAS的時候,對于NAS缺乏基本的認知,認為配置無足輕重,只要傳輸速度和安全性能夠保障就足夠了。但實際使用后卻發(fā)現,影音播放對于NAS的配置要求頗高。舉個例子,在群暉上,有多種影音播放渠道可供選擇,官方的DSVideo槽點重重,自不必說。轉而看向第三方,KODI是比較流行的配合群暉NAS使用的電視端播放APP,但繁瑣的安裝調試過程,以及對智能電視過高的配置,把我直接勸退。我家的電視屬于比較老舊的型號,幾年前的樂視X55 Pro,雖然屏幕顯示效果現在看來還行,但硬件解碼能力已經明顯不足,配合KODI使用只會無限卡死。
后來我改用了Plex,多端同步的便捷,美觀的界面,一下俘虜了我的心。但好景不長,我發(fā)現Plex即便在家中通過局域網使用,也不能肆意解碼任意影片,碰上個多語言多聲道的MKV,或者高清HDR的MP4文件,就必須轉碼才能輸出到電視端。無奈最初選購時我對于NAS配置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僅購買了一個2盤位的DS218+,因此性能捉襟見肘,經常會碰到電影卡頓,解碼吃力的情況,極大影響了觀影體驗。
而極空間Z4則不同,Z4采用最新一代Intel J4125處理器,4GB/8GB超大運存,配備雙2.5G網卡并支持鏈路聚合為5G,10G傳輸速度的M2 接口SSD閃存,可以提供更高的數據存取速度。自從改用極空間Z4以后,無論是4K還是1080P的影片,無論是多語音多音軌MKV還是HDR視頻,從不卡頓,想看就看,從此人生被幸福感所包圍。
NAS用戶極為重要的另一點特質則在于對收集影片的展示效果極為看中。動輒4TB到8TB的硬盤,隨便哪個人收集的影片至少也得幾百部有余,如何更好的展現出來,是每個NAS用戶關心的要點。之前我在群暉上用Plex,的確電視墻效果極為美觀,但不可否認,削刮器的工作經常處于崩潰狀態(tài),且默認的削刮器所提供的影視DB網站(尤其是電視?。┐蟛糠质芟抻趪艺邿o法訪問,這就造成很多電視劇資料需要手動填充,每次削刮都費時費力。
但極空間Z4則不同。由于數據庫存儲于國內,具備先天優(yōu)勢,因此每次放入新的影片,幾乎不用等待,就能完美針對片源進行匹配,對應的封面、簡介等信息直接登錄到各個播放端,成功率相當高,即便是最新出爐的劇集(比如圖中的全裸導演第二季),也能順利適配,暢快淋漓。當然,也存在過漏網之魚,這時只要手動搜索即可,基本不會出現問題。這是讓我非常驚喜的一點,滿足了我對于電影電視劇封面的強迫癥需求,更加讓我愛不釋手。
當然,NAS作為個人娛樂終端的角色,僅僅在家里看片是遠遠不夠的。很多時候,我都有著在出差過程中移動觀影的需求。在以往群暉NAS的時候,我都會提前將影片拷貝的手機或者電腦中,因為群暉NAS配合Plex的遠程在線播放體驗是極其糟糕的。通過Plex訪問群暉NAS,首先面臨的一個問題是,受限于家用寬帶的上傳限速問題,群暉必須解碼,轉到更低的分辨率發(fā)送給手機才能觀看。而之前有提到,我那臺群暉DS218+的解碼能力是聊勝于無的,所以性能成為限制我移動觀影的第一大問題。
第二大問題則來自于網速。群暉NAS并不是不能提高上傳帶寬,做到內網穿透的,但操作步驟極為繁瑣。比如需要在路由器設置白名單,還得向寬帶供應商申請固定IP等,一通操作猛如虎,但對我來說簡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極空間Z4的出現再一次拯救了我。內網穿透方面,極空間真正做到了潤物細無聲。我從沒有針對極空間Z4做過任何路由器的設置,也沒有申請過公網IP,但每每到了出差的時候,通過手機號登陸極空間APP,就能跑滿家中寬帶的上行速度,可以直接觀看1080P的影片,拖動順暢,緩存迅速,無需等待,是之前群暉NAS傳輸速度的10倍以上。我不知道這樣的功能是如何實現的,對于一名普通消費者來說,好用,夠快就足夠了,起碼我再也不用在出差前做功課了,因為我知道,極空間Z4就是我的最強輔助。
最后說說極空間的電視端應用。作為NAS供應商僅有的官方電視端APP提供者,極空間APP在電視上也保留了和手機端、電腦端幾乎一致的功能,降低了學習成本,增大了使用場景。在電視上欣賞照片,可以做到合家歡其樂融融,在電視上觀看影片,可以盡享休閑時刻。最關鍵的是,極空間電視端應用還提供了童鎖功能,要知道,誰的NAS上還沒點見不得人的小秘密,誰的NAS上還沒點深夜孤獨寂寞冷時聊以慰藉的小片呢?童鎖功能保障了兒童身心的健康發(fā)展,讓兒童更開心,讓家長更放心。
總結
可以說,群暉引領我打開了NAS的門,而極空間Z4則讓我領略到了NAS的魂。群暉讓我知道了NAS的可能性,而極空間Z4則讓我體會到了NAS的可行性。誠然,極空間Z4并沒有群暉NAS那樣超高的擴展性,但卻真切抓住了絕大多數的普通NAS用戶最大的剛需,并以此為基礎做到了最佳。通過本地化的配置,極簡化的操作,讓更多人可以深層次的領略到NAS的精妙,相較于高高在上的群輝來說,這可能才是最重要最接地氣的,也是最值得肯定的部分。
讓更多人了解到NAS的美,讓更多人體會到NAS的便利,讓更多人真正的用上NAS,正是極空間Z4的目標。了解國人的需求,探究國人的使用習慣,通過更具本地化的功能來實現NAS的真正價值,這才是極空間Z4存在的意義。在NAS領域,傳統(tǒng)品牌固然有技術優(yōu)勢,但新生力量同樣不容小覷。我的群輝NAS已經在吃土了,我的極空間Z4正在發(fā)光發(fā)熱。挺好。
- 美科技七巨頭遭特朗普關稅血洗 市值蒸發(fā)14萬億
- 特斯拉市值一夜蒸發(fā)超6400億元,美股科技“七巨頭”陷入調整區(qū)間
- 阿里巴巴于上海新設智信普惠科技公司,布局多領域技術服務
- 馬化騰短暫登頂中國富豪榜,騰訊科技與股價雙輪驅動成關鍵
- 本地生活賽道:2025年紅海變“血海”,平臺競逐白熱化
- 義烏哪吒小商品熱賣:緊跟《哪吒2》熱潮,一天賣幾百套
- 美恢復接收中國包裹,貿易政策突變引發(fā)物流界震蕩
- DeepSeek或再掀波瀾,可能對美股市場造成新一輪打擊
- 谷歌股價暴跌:收入增長放緩,人工智能支出引投資者擔憂
- 華為去年銷售收入超8600億元:ICT基礎設施穩(wěn)健,新業(yè)務快速發(fā)展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