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來說,可穿戴設備和相關技術已經成為了最近幾年各大科技廠商們最喜歡的項目,雖然全世界都普遍看好可穿戴設備的市場潛力,但是目前并沒有任何一款產品為用戶帶來革命性的體驗。
最近英國《衛(wèi)報》特別針對目前火爆的可穿戴設備市場潑了一盆冷水,詳細的分析了當前該領域的情況。文章認為由于目前的可穿戴設備不僅并沒有明確的替代對象,同時在外觀設計、使用體驗和續(xù)航能力上也都具有明顯的不足。根據一項最新的研究報告顯示,目前大約已經有三分之一的可穿戴設備用戶在使用大約半年后就將其扔在角落中“吃灰”,并且徹底放棄使用。而這對于還處于萌芽階段的可穿戴設備來說,并不是好消息。
文章內容如下:
在去年9月上市的第一代三星Galaxy Gear智能手表售價高達299英鎊,而如今半年的時間已經過去,有人就已經將Galaxy Gear的價格下調了三分之二,標價僅為100英鎊,相比你一定認為如此具有吸引力的價格許多人會對此非常感興趣并且出手購買吧?
但是實際的情況是,這是一則在擁有1萬名員工的非科技公司內部展示的廣告,該廣告對外整整展示了一周之后依舊無人問津。一位看過這則廣告的人表示:“從來沒有什么東西能在廣告交易板上停留這么長時間而以失敗告終。”
另外,還有第二塊Galaxy Gear在該公司的內部進行銷售,并且沒有標記明確的價格,似乎有一些“給錢就賣”的意味。雖然最終這款手表已經被售出,但是從中不難看出,人們對于可穿戴設備的熱情正在慢慢消退。
來自美國市場研究公司Endeavour Partners最新的報告也進一步印證了這一現象。該公司發(fā)現目前有三分之一的美國消費者會在購買可穿戴設備6個月之內停止使用該產品,同時盡管有十分之一的美國成年人擁有某種形式的運動追蹤器,但多達半數的人們已經停止使用自己的設備。
以智能手表和健身追蹤裝置為代表的可穿戴設備的問題究竟是因為它們的概念過于超前,還是某些基本的問題沒有解決才導致了這種熱度的減退呢?
其實要討論這個問題還真實有些復雜。首先當Galaxy Note 3在剛剛發(fā)售時,三星公司會以非常低廉的價格將Galaxy Gear與Note 3進行綁定銷售。不過當消費者拿到Galaxy Gear真機時,就會立即覺得它太丑而必須盡快處理掉。
另外,對于那些真正打算使用智能手表的人來說,自己作為高質量的用戶,同樣會對智能手表感到失望。在今年2月份的MWC 2014大會上三星推出了第二代智能手表產品,這樣就讓之前擁有第一代產品的用戶心里有些沮喪。“這是老款Galaxy Gear嗎?”他們當中的許多人都被問到這個問題。
另外根據來自Kantar ComTech市場研究機構的最新數據顯示,目前英國的消費者一共擁有大約42.6萬塊智能手表,其中有13.6萬塊為Galaxy Gears,但目前已經有不少智能手表已經被用戶棄用。在英國的eBay上搜索Galaxy Gear,能夠看到將近900條結果,從中隨便選一個就會發(fā)現類似的描述:“我在購買Galaxy Note 3時免費獲贈了Galaxy Gear,但它對我來說沒什么用。”
還有,另一家CCS Insight市場研究公司在2013年秋天對大約1500名來自美國和英國的消費者進行調查,其中有65%的用戶聽說過智能手表,有50%聽說過健身追蹤器。但在擁有可穿戴設備的用戶中,有40%已經停止使用該設備,有的是因為已經厭倦了此類產品,有的干脆就是經常忘記佩戴。
不過還是有許多對可穿戴設備堅定的支持者認為上面的數據都沒有說服力,他們不會對此產生任何擔憂。不過對于廠商們來說絕對是非常大的困擾。從理論上來說,通常這些購買之后又棄用的用戶都是對科技產品樂于“吃螃蟹”的探索者,如果連這些專業(yè)用戶都對可穿戴設備失去了耐心,那么未來普通消費者更不會對它們產生興趣。
實用性欠佳
先來說說已經徹底成功的智能手機。當初在黑莓、Palm Treo、塞班或Windows Mobile等產品誕生初期,那些敢于嘗試的用戶并沒有棄用新興事物,并且體驗到了諸如隨時隨地收發(fā)郵件、瀏覽網頁等便捷的操作,因此這些人成為了早期智能手機的忠實用戶。
不過對于現在這批“嘗鮮”可穿戴設備的人來說,似乎情況有些不同。常理來說,健身追蹤器擁有一些普通消費者所期待的功能,而實際上健身市場的發(fā)展?jié)摿Ψ浅4?。以英國為例,全英目前?50萬成年人是各種健身俱樂部的會員,而美國的這一數據大約是英國的10倍,所以這是個非??捎^的市場。然而,Endeavour Partners的數據卻表明健身追蹤器的用戶粘性目前已經處于下降的態(tài)勢。
這對可穿戴設備意味著什么?可能是因為它們太過原始,導致人們不得不放棄:這類產品的個頭通常較大,而且沒有提供真正吸引人的殺手級應用,電池續(xù)航時間也很有限。
在MP3播放器發(fā)展初期,你可以說這種產品是革命性的,因為相比于CD隨身聽而言,使用固態(tài)存儲的用戶可以很方便地切換歌曲。但問題在于,早期的MP3播放器空間有限,而且傳輸速度極慢。當時使用的USB 1.1協議速度只有12Mbps,USB 2.0直到2003年左右才開始廣泛普及。
所以,這些早期的MP3播放器最終都被慢慢棄用,但這并未阻止該領域最終繼續(xù)發(fā)展。我們已經從卡帶隨身聽過渡到CD隨身聽,又過渡到MP3播放器。而現在,MP3播放器也已經整合到手機等其他設備中。
“集成化”才更靠譜
轉播到騰訊微博
正是上面提到的“集成化”思路,將音樂整合到播放器的內部,而不會笨重的單獨銷售,拯救了數字音樂播放市場,具有更大的前景。
從目前來看,智能手表和健身追蹤裝置并沒有明確能夠替代的設備目標,因此這一點與音樂播放器并不相同。通常來說,一項全新的技術如果想要發(fā)揮作用,就必須能夠取代或讓某些過程簡化,否則說服消費者去購買單獨的設備并不是容易的事情。比如智能手機就是一種更加簡便的電子郵件收發(fā)設備,同時也簡化了電話和上網等功能。
盡管健身追蹤器可以追蹤用戶的健身數據,但由于41%的人在跑步時都會隨身攜帶自己的智能手機,所以只需安裝一款追蹤類的應用就已經足夠了。至于那些號稱能計算行走步數的設備都面臨一個比較尷尬的問題,當用戶沒有走路只揮動雙臂,這些設備竟然仍能繼續(xù)工作而導致結果失準。
從Endeavour Partners的調查結果和許多廣告來看,其實目前最初的可穿戴設備并沒有解決如何激發(fā)消費者購買欲的問題。無論是外觀、性能還是電池續(xù)航,許多問題都沒有解決,并且也沒有殺手級的應用程序出現。盡管有些用戶比較青睞智能手表的通知同步提醒功能,但是這并不能改變問題的本質。
而上個月谷歌公司正式發(fā)布的可穿戴設備專用操作系統Android Wear,它整合了Google Now、語音搜索及“卡片”模式,非常有希望打動對可穿戴設備感興趣的第二代潛在買家,不過這一切還需要時間的檢驗。從總體情況來看,可穿戴設備還需要與消費者度過一個“磨合期”.
其實可穿戴設備目前在實用性上與消費者的預期還有非常大的差距,還有許多地方需要改進。盡管科技界的巨頭們都非常看好它的市場起來,但是從目前的狀況看,感興趣的消費者還需要謹慎思考自己究竟真的是否需要再出手購買。
- 魔搭社區(qū):堅持定位非盈利機構,開源開放、中立公益
- AI CITY@城市智能體生態(tài)聯盟發(fā)起成立,智慧城市建設進入Agent時代!
- 英特爾第一季度營收127億美元,同比持平
- 國內首個!百度宣布點亮昆侖芯3萬卡集群
- 第三屆百度“文心杯”創(chuàng)業(yè)大賽啟動 最高獎金達7000萬元
- 百度發(fā)布全球首個電商交易MCP、搜索MCP,幫助開發(fā)者全面擁抱MCP
- 百度發(fā)布百度搜索開放平臺·AI開放計劃,開放接入各類AI應用,賦能應用開發(fā)者
- 百度發(fā)布多智能體協作應用「心響」,一句話解決復雜任務
- 內容操作系統“滄舟OS”發(fā)布!百度文庫AI月活用戶近1億
- 百度發(fā)布高說服力數字人:劇本生成、多模驅動 僅需錄制2分鐘!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