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3月31日消息(艾斯)本周五,日本表示將限制23種半導體制造設備的出口,這將使其技術貿易管制與美國遏制中國制造先進芯片能力所采取的行動保持一致。
日本沒有明確指出中國是這些措施的針對目標,稱該國設備制造商需要為所有地區(qū)的出口申請許可。
日本經濟產業(yè)大臣西村康稔在新聞發(fā)布會上說:“我們正在履行作為一個技術國家為國際和平與穩(wěn)定做出貢獻的責任。”他說,日本希望阻止先進技術被用于軍事目的,這些措施并沒有針對某個特定國家。
但日本的決定被視為美國拜登政府的一次重大外交勝利。拜登政府去年10月宣布全面限制中國獲取美國芯片制造技術,以抑制中國的技術和軍事進步。
然而,如果沒有日本和荷蘭的合作,美國的措施將不會奏效,美國企業(yè)將面臨競爭劣勢。
消息人士此前表示,日本和荷蘭今年1月份同意加入美國的行列,限制向中國出口可用于制造14納米以下芯片的設備,但沒有宣布該協(xié)議。
日本從未公開承認有任何協(xié)議。
荷蘭政府本月在致議會的一封信中表示,計劃限制芯片制造設備的出口。荷蘭公司ASML主導著用于制造芯片微小電路的光刻系統(tǒng)市場。
中國指責美國的出口限制是“技術霸權”,敦促荷蘭“不要效仿某些國家的出口管制措施”。
日本表示將對用于芯片制造的六類設備實施出口管制,包括清洗、沉積、光刻和蝕刻。
這些限制從7月起生效,可能會影響至少十幾家日本公司生產的設備,如尼康、東京電子、Screen Holdings和Advantest Corp。
丸紅中國經濟研究主管Takamoto Suzuki表示,鑒于日本國內缺乏強勁的芯片市場,這些措施將對日本設備制造商造成打擊。“這將損害日本企業(yè)的市場發(fā)展,并且從監(jiān)管層面上也必然會降低日本企業(yè)的競爭力。”
當被問及影響時,西村康稔表示,他預計此舉對日本國內企業(yè)的影響有限,但沒有詳細說明。
日本東北大學的教授Takahiro Shinada表示:“如果你從長遠的角度來看,隨著新的半導體工廠將在美國和日本等地投入運營,這種影響將會減弱。”
日本曾一度主導芯片生產制造,但其市場份額已下滑至10%左右,目前該國仍是芯片制造機器和半導體材料的主要供應國。
- 冷量:高密度環(huán)境中的頂級液體冷卻考慮因素
- 數據科學是什么?一文讀懂!
- 整合電力與制冷:數據中心基礎設施的戰(zhàn)略方法
- 動態(tài)冷卻解決方案:混合系統(tǒng)如何滿足人工智能不斷變化的熱需求
- 人工智能如何重塑商業(yè)通信行業(yè)
- Omdia:2025年移動寬帶資費創(chuàng)新的兩大市場機會
- 將物聯(lián)網與傳統(tǒng)設備集成:改造現(xiàn)有機器,實現(xiàn)智能運營
- 暖通空調和自動化:可持續(xù)業(yè)務運營的藍圖
- 人工智能和云技術助力零售業(yè)轉型:個性化和庫存洞察
- 暴露于風險卻渾然不知?智能建筑需要更智能的風險控制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