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在中國的發(fā)展歷史雖然不長,卻已經經歷多番洗牌,最終是阿里、蘇寧、京東上演著“三國演義”,它們分別打造的購物節(jié)雙11、818和618也成了最受矚目的三大電商節(jié)日。
雖然三家的“基因”和路徑都有所不同,但零售行業(yè)變革的大潮又將它們推入同一賽道。在今年的818發(fā)布會上,蘇寧易購總裁侯恩龍表示,2019年的零售行業(yè)現狀是流量去中心化、社群社交全面賦能化、零售觸點網格化。
面對這樣的趨勢,阿里、蘇寧、京東都在積極應對。三巨頭在零售業(yè)進行的長期較量,反映到電商購物節(jié)中,競爭將更加集中、激烈。
低線市場同樣是阿里重點突破的方向。去年淘寶年度活躍消費者達到6.36億,其中超過70%的新增用戶來自三四線城市。在嘗到下沉市場的甜頭之后,阿里接連推出更符合下沉市場消費習慣的產品和服務,將主攻下沉市場的聚劃算提升到更重要的戰(zhàn)略位置。
除此之外,阿里通過內容化與社區(qū)化轉型來應對流量獲取成本高企的變化,通過淘寶直播、微淘、短視頻、淘寶群等產品與工具,讓平臺上的中小商家實現從運營流量到運營人的轉變。
最早探索雙線融合的蘇寧近年來一直保持著遠高于行業(yè)的增速,全品類、全場景布局成為其高速增長的新引擎。
年初,蘇寧公布了2019年戰(zhàn)略規(guī)劃,繼續(xù)加大線下大開發(fā)戰(zhàn)略的推進,將開店目標加碼至15000家,同時提出“極智”發(fā)展的要求。“極”是指要有發(fā)展的速度,“智”則是指要有發(fā)展的內涵。至于實現路徑,就是要通過組織再造的前臺全場景零售、中臺智慧零售賦能系統以及后臺智慧零售基礎設施的構建和迭代,協同全產業(yè)快速發(fā)展。
目前,蘇寧門店已經接近13000家,與此同時,店面模型也在不斷優(yōu)化完善,818期間,蘇寧小店和零售云店都已經升級到3.0版本,并通過收購萬達百貨、家樂福中國,提升全場景服務能力。
上半年,蘇寧聚焦社交運營,構建了以蘇寧拼購、蘇寧推客、蘇小團為代表的社群矩陣,利用小程序打造O2O社區(qū)服務,有效增強了用戶獲取能力。
可以看到,三巨頭的動作在不少地方異曲同工。在移動互聯網的下半場,流量的增長瓶頸和轉化低效成為電商亟待解決的難題,也就進一步要求各家平臺進行更高質量的流量運營。相比于一二線市場,下沉市場表現出前景巨大的增量空間,引起電商企業(yè)高度關注。在不斷鞏固自身核心業(yè)務的同時,整個行業(yè)都希望打造自身的操作系統,對上下游賦能。
818的創(chuàng)新玩法
進入8月,蘇寧818購物節(jié)火爆開局。8月1日發(fā)布的一小時戰(zhàn)報顯示,蘇寧易購訂單量同比增長173%,其中家電訂單量同比增長139%,蘇寧國際訂單量同比增長380%,任性付訂單免息比例超過90%。8月8日是蘇寧的“超級拼購日”,當天,蘇寧拼購訂單總數突破2600萬。8月10日,蘇寧小店半價日,單日環(huán)比銷售增長達到600%,單店平均客流量同比增長345%。
如今的購物節(jié)早已不再屬于某一個平臺,818雖是蘇寧的主場,但也是所有電商平臺的狂歡,618如此,雙11也是如此?! ?/p>
<img src="http://sanwutuku.cn/uploadfile/pic/20190812180009604G.png" alt="818發(fā)燒購物節(jié) 從零售"三國殺"到大促"三國殺"/>
8月8日,京東打造的“熱8購物季”正式開啟。這是京東繼618和雙11之后打造的又一大促銷節(jié)日,以優(yōu)惠促銷、大牌秒殺活動為主,時間點與蘇寧818相撞絕非偶然,不知是否在報此前618的一箭之仇,畢竟蘇寧也參與瓜分了京東主場購物節(jié)的地盤。
同樣,阿里也于8月8日宣布開啟會員節(jié),88VIP會員正式上線,旨在通過“一個身份就連通所有場景”,全方位輻射占領用戶心智,讓用戶對于生態(tài)的依賴性和滿足感增強,建立起用戶對于阿里整個體系的信任感和認知度。從本質上來說,這是阿里提升消費者體驗、提高用戶活躍度和盤活生態(tài)的解決方案。
如果說今年618的最大關鍵詞是下沉,818的最大關鍵詞則是全場景。場景是連接人和貨的橋梁,隨著電商競爭逐漸趨于理性化,阿里、蘇寧、京東三巨頭在商品、場景以及服務體驗上的爭奪無疑將更加白熱化,零售“三國殺”演變成大促“三國殺”,這種情形將成常態(tài),消費升級也將在用戶和商家的狂歡中、電商的競爭中迎來全新的階段。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