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STEAM理念在國內的深入,傳統(tǒng)編程與機器人教育開始進一步轉型,越來越多的投資機構將目光聚焦于少兒編程。據艾瑞咨詢《2018年中國少兒編程行業(yè)研究報告》,截至2018年10月中旬,我國少兒編程行業(yè)市場規(guī)模約為30—40億元,用戶規(guī)模約為1550萬。業(yè)內預估,未來隨著宏觀利好政策的不斷出現(xiàn),少兒編程行業(yè)規(guī)?;驅⒃?年內達到300億元。
首先,很多家長有疑惑,我的小孩以后又不是要當程序員,有必要學編程嗎?其實,學編程不等于一定要當碼農?,F(xiàn)在小孩基本上都會學一兩門特長,比如鋼琴、書法、足球等,但不等于他以后要當音樂家、書法家或運動員。同樣,學編程不等于一定要當程序員。少兒編程教育培養(yǎng)的是編程的思維方式。
編程的嚴謹性決定了任何小的失誤都將導致程序無法正常運行。因此在編寫程序的過程中需要不斷地調試、試錯,無形之中就可以提高孩子的耐性和專注力。
如果說學外語是為了跟外國人溝通,學編程就是學習怎么跟電腦溝通。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需要運用抽象思維解決問題,也需要一種把抽象化為具體的能力,而這一過程也是培養(yǎng)孩子“編程思維”的過程。
寫程序根本上說,就是電腦指令的重新排列組合,這就像小學的時候我們查字典學漢字、學成語,之后學習如何利用習得的漢字、成語組成句子,進而撰寫文章一樣。程式中的基本指令就是漢字,最終要完成一個有頭有尾的程序時,則必須融會貫通,學以致用。在這一過程中孩子整合信息、解決問題的能力會越來越強。
編程并非是為了讓孩子長大成為程序員,讓孩子盡早接觸學習編程已經成為一種有效提高孩子綜合素質的方式。即使對于那些對編程提不起熱情的孩子,或者那些有志于取得文學而非軟件工程學位的學生,理解代碼依然意義重大。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