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機這類配件此前并不是硬件廠商關注的焦點,但是自從蘋果推出的 AirPods爆紅后,越來越多的廠商開始關注耳機這類配件產品,在AirPods的高售價下,華為、小米、vivo、OPPO等廠商有很多牌可以打,比如,貼著AirPods的價格進行對標,或者直接推出“青春版”產品,售價與AirPods形成反向對比。在一眾手機廠商的推動下,無線耳機市場也開始熱起來。
蘋果推出AirPods Max
12月8日,蘋果正式發(fā)布了旗下首款 頭戴式耳機產品AirPods Max。
蘋果方面介紹稱,這款耳機搭載了Apple H1耳機芯片,支持藍牙5.0,具有高保真音質、主動降噪、空間音頻以及亮眼設計。耳罩外層采用了陽極氧化鋁金屬,耳罩本體支持獨立旋轉,以平衡耳朵承受的壓力。
右側耳罩上有兩個按鈕,一個是噪聲控制按鈕,另一個則是數(shù)碼旋鈕。AirPods Max的旋鈕還支持多功能交互,比如呼出Siri、調節(jié)音量、切換歌曲等。該耳機的頂部采用了鏤空織物的穹網(wǎng)設計,以達到分散重量、減輕頭部壓迫感的目的。
其包裝清單中還包括一個智能耳機套,當AirPods Max放入該智能耳機套就會進入超低能耗狀態(tài),能節(jié)約節(jié)省電量,智能耳機套的重量為134.5克。
蘋果官網(wǎng)顯示,從12月15日開始發(fā)售,不過,據(jù)郭靜的互聯(lián)網(wǎng)圈觀察,其送貨信息顯示,預計發(fā)貨日期為12~14周,每位顧客限購2部,官網(wǎng)還提供免費鐫刻服務。
是不是收“智商稅”?
跟蘋果推出所有新品一樣,AirPods Max推出后,迅速受到外界熱議,其中最受爭議的問題是AirPods Max 4399元的奇高售價,遠遠超出大多數(shù)人對一款耳機的心理價位。僅僅只是一款耳機而已,其售價甚至高于華為、小米、vivo、OPPO等手機廠商旗艦機的價格,蘋果這樣做到底是不是在收“智商稅”呢?
小市場會逐漸變大。蘋果在硬件市場的發(fā)展路線并不激進,無論是 iPhone、Mac、iPad,亦或是Apple Watch和配件產品,蘋果新產品的某項亮眼技術并不是業(yè)界首款,蘋果更多的創(chuàng)新點在于多功能的聚合以及外觀設計。盡管無線藍牙耳機已誕生多年,但蘋果直到2016年9月8日才首次推出第一款無線耳機產品AirPods,其后又陸續(xù)推出了AirPods 2、AirPods Pro和AirPods Max。
無線耳機本身但在蘋果的推動下,整個市場都開始大起來。數(shù)據(jù)顯示,無線(TWS)藍牙耳機的銷量在2019年增長了200%,其中AirPods 2019年售出近6000萬副,AirPods的發(fā)貨量比上年翻一番。2019年AirPods銷售額預計達到了達60億美元。
從去年起,全球智能手機的增速開始放緩,但是無線耳機這類硬件產品卻成為各大硬件廠商新的業(yè)務增長點,蘋果深刻認識到了無線耳機的巨大市場,并且隨著蘋果的品牌效應,蘋果在耳機市場的競爭力絲毫不亞于手機。市場變大以后,蘋果自然也越來越重視。
產品定價本身就是一門學問,就像早期小米1999元的定價,將自己的“性價比”口碑給慢慢做出來了。
AirPods Max 4399元的定價主要受兩個因素驅動,一是與AirPods的價格拉開,就跟iPhone X與iPhone 8的價格拉開一樣,蘋果就推出高低兩款產品,購買選擇權在用戶手中。于蘋果而言,用戶無論是買AirPods還是買AirPods Max,蘋果始終受益。
從蘋果以往的定價風格來看,定價過高對于蘋果而言問題不會太大,只要產品本身足夠有亮點,大量消費者都會蜂擁而至,就像1000多元的AirPods,其也遠遠高于友商同系列產品,可AirPods依然獲得了成功。
iPhone 12發(fā)售后,蘋果逐漸取消了附贈耳機,因此,對于未來的iPhone用戶而言,要么購買AirPods,要么只能購買AirPods Max。
回到產品本身,擅長講故事的蘋果不會放棄任何一次宣傳產品的機會。AirPods Max在設計方面的的亮點也不少,比如頂部的穹網(wǎng)設計、陽極氧化鋁金屬耳罩外層、旋轉按鈕和智能耳機套等,都是比較突出的,其他耳機廠商可能會在產品本身做出創(chuàng)新,但誰能想到頭戴式耳機也需要做一個看起來逼格很高的耳機套呢?耳機套+耳機的重量可是超過500g(1斤),但是蘋果這樣做能讓AirPods Max在外觀上保持稀缺性。
而在音質方面,動態(tài)頭部追蹤的空間音頻功能、自適應均衡功能、主動降噪功能等也讓AirPods Max很有吸引力。
因此,我們 不能單純用“智商稅”來看待AirPods Max,這里面既有蘋果對利潤率的期待,同時也有蘋果對現(xiàn)有產品線差異化的考量。
AirPods Max會有人買嗎?
第一,全球市場。在全球市場,蘋果的口碑和影響力并不差。IDC公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2020年Q3季度,iPhone在全球市場的出貨量為4160萬臺,同比下降10.6%,在全球市場排名第四。
實際上這里面跟iPhone 12的推遲發(fā)售有關。2020年Q1、Q2季度,iPhone在全球的出貨量都是排名第三,Q2季度更是成為前五大手機廠商中唯一保持正增長的手機廠商。
在全球市場,仍然有大量消費者愿意為蘋果買單,因此,AirPods Max的高售價在他們面前并不是問題。AirPods剛出來的時候,外界一致認為它的售價過高沒人買,但是在諸多明星的帶領下,AirPods逐漸流行開來,越來越多的用戶開始追逐明星的腳步而使用AirPods。
AirPods Max的情況很有可能跟AirPods類似,一開始大部分消費者被它的高售價嚇住,可對于明星、時尚族群來說,他們更關注產品是否好用,價格本身不是問題,只要AirPods Max能滿足他們對頭戴式耳機品質的期待,明星們自然不會放過。
第二,中國市場。蘋果在中國市場的表現(xiàn)并沒有全球市場那么好,2020年Q3季度,iPhone在中國市場的出貨量為700萬臺,排名第五,出貨量同比下滑13.1%。
當然, 并不是說AirPods Max在中國完全沒市場,恰恰相反近幾年中國市場的智能硬件產品普及度非常高,只不過消費者對于近乎奢侈品定價的硬件產品較為保守。就像AirPods一樣,除非它本身足夠流行,且有大量初級用戶的優(yōu)質反饋后,后續(xù)才會有更多的消費者涌入,否則,消費者還是不會跟風。
中國市場的特點是需要經(jīng)過一定程度的口碑發(fā)酵,這種情況下AirPods Max的初代產品很難流行起來,可能要到將來的二代、三代AirPods Max產品才會出現(xiàn)改善。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第三方自媒體作者發(fā)布的觀察或評論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圖片版權歸作者所有,且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極客網(wǎng)無關。文章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投訴郵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責聲明:本網(wǎng)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wǎng)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wǎng)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wǎng)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wǎng)站中的網(wǎng)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wǎng)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wǎng)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