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光纖無人機的興起,一些人士大舉稱贊這是“無人機戰(zhàn)爭的最終解決方案”,然而從俄烏戰(zhàn)場使用來看,光纖無人機限制太多,只能在有限的場景中使用,應用更廣泛的無人機還是得靠無線的無人機。
光纖無人機是在原來的無人機基礎上增加一個光纖盒,無人機飛出去的時候,飛手通過光纖來控制無人機,這種做法類似于放風箏,如此受到的限制其實很多。
據了解當下在俄烏戰(zhàn)場普遍使用的光纖無人機飛行距離在10公里以內,原因就是因為受到光纖的限制,而且飛行高度也較為有限,在采取多種措施的情況下,光纖最長可以增加到40公里,但是那樣的困難很大。
光纖再輕,它也有一定重量,光纖過長的話,無人機在空中飛行的時候會受到光纖重量本身的影響,同時大風天氣下也會對光纖產生一定的沖擊,進而影響無人機的飛行。
光纖無人機在森林、大樓等阻隔重重的環(huán)境中同樣受到光纖的影響,讓無人機在這些復雜環(huán)境難以操縱,這都影響了無人機的應用場景。
此外光纖在10公里以內,飛手在操縱無人機的時候,容易被對方搜索到飛手的位置;日前烏克蘭士兵還發(fā)現在特定的陽光照射下,光纖會在空中很容易發(fā)現,烏克蘭士兵就是如此迅速鎖定了飛手的位置,團滅這個俄軍無人機操縱小組。
當然俄烏沖突中,光纖無人機確實證明了它的作用,在雙方密切交戰(zhàn)的區(qū)域,雙方都以強力信號干擾,導致無線無人機無法飛行,這種環(huán)境下只有光纖無人機可以飛行,由此光纖無人機在交戰(zhàn)區(qū)域被雙方密集使用,坦克、裝甲車等武器在這種環(huán)境下被大量消滅,以至于雙方都很少采用大規(guī)模裝甲沖殺。
在俄烏沖突中,烏克蘭在40公里以上乃至2000公里的超遠距離都使用了無人機轟炸,這種無人機的操縱就只能通過無線控制了,而這種場景顯然比光纖無人機的近距離應用更為廣泛。
據推測,烏克蘭在中遠距離無人機應用方面之所以超過俄羅斯,就在于烏克蘭可以借助歐美的衛(wèi)星通信技術為烏克蘭的無人機提供通信支持,而俄羅斯在衛(wèi)星通信技術方面較為落后,是導致俄羅斯的遠程無人機不如烏克蘭的重要原因。
光纖無人機的出現確實是無人機技術的重要升級,它有效解決了在信號干擾嚴重情況下使用無人機,但是就此認為這是無人機技術的終極顯然夸大了,畢竟光纖無人機的應用受限太多了,而且雙方都能使用光纖無人機恰恰說明雙方都沒有制空權。
真正強大的無人機還是得靠無線技術取勝,例如己方的電子技術更強,因此可以用電子戰(zhàn)飛機徹底控制戰(zhàn)場環(huán)境的電子信號,或是如歐美那樣擁有更強大的衛(wèi)星通信技術,或是增強無人機自身的抗干擾技術等等,這些才是無人機更強的技術。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第三方自媒體作者發(fā)布的觀察或評論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圖片版權歸作者所有,且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極客網無關。文章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投訴郵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