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客網(wǎng)7月9日(北京) 今天,一條“英特爾推出7nm芯片”的新聞傳遍中國主流科技媒體,部分科技博客媒體甚至稱“IBM憑此打了英特爾的臉”。作為一個在長期全球排名前三的IC公司混過3年的人,我對這一消息的第一印象是不相信,至少存在敘述不準確的地方。
為此我嘗試查詢消息的來源,在綜合紐約時報、Datacenterknowledge等國外網(wǎng)站的報道后,基本可以確定國內媒體夸大其實了。IBM沒有推出7nm制式的芯片,只是在實驗室取得進展而已。
經(jīng)極客網(wǎng)查證,原本消息是,IBM Research宣布,IBM、Global Foundries、三星和紐約州立大學理工學院(SUNY Polytechnic Institute)納米科學和工程系聯(lián)手研發(fā)出業(yè)界首個配備功能性晶體管的7nm測試芯片——是實驗室測試芯片,并非推出或造出,更未讓英特爾難堪。
上述外媒的報道強調,“要制造出7nm制式的半導體芯片還需要很長的時間?!盜BM Research半導體技術副總裁Mukesh Khare稱,通過使用SiGe(鍺硅)材料及極紫外(EUV)光刻技術,IBM Research的研究員得以完成上述7nm測試芯片。
極客網(wǎng)總結下來:一,這是一塊測試芯片,還停留在實驗室階段;二,這塊測試芯片采用昂貴的鍺硅材料,這種材料的芯片尚未被證明能夠在民用領域推廣,因為成本太高;三,這塊芯片采用了非同尋常的蝕刻工藝。
實驗室和商用是兩碼事,其中材料、工藝都是影響商用的致命因素。想當年,第一個發(fā)明IC的德州儀器年輕員工杰克·基爾比就是基于鍺制出第一個集成電路的,這種材料并沒有促使IC快速發(fā)展,直到羅伯特·諾伊思發(fā)明基于硅的集成電路,IC才正式開啟快速商用之旅。
其實,業(yè)內人都知道,要講芯片制式的領先,沒有廠商可以挑戰(zhàn)英特爾。要論“吹?!?,英特爾前任CEO保羅·歐德寧(Paul Otellini)三年前就表示,英特爾已開始對7納米和5納米制程技術的研究。
近期,英特爾高級研究員馬克·玻爾(Mark Bohr)在一個技術交流場合表示,當前半導體技術的發(fā)展速度能維持到10納米之后(預計是2016年),無需轉向成本高昂的材料和高深的制造技術——例如紫外線激光蝕刻——廠商就可以生產(chǎn)出7納米芯片,預計時間是2018年。
- 百度AI新業(yè)務收入首超100億 李彥宏“點名”兩大促因
- 華為周躍峰:Token經(jīng)濟時代到來,需改進AI推理系統(tǒng)的效率和體驗
- 華為放大招:全面開源開放CANN,加速共建昇騰AI生態(tài)
- 比亞迪國際化成了!上半年海外狂賣47萬輛,領跑歐美亞太多個市場
- 華為手機重登王座:?整體市場份額第一,折疊屏份額超72.6%
- OpenAI“移情”甲骨文:美國5000億AI項目易主,軟銀孫正義慘遭背刺
- 蘋果進場收割折疊屏??售價1800美元起,利潤率高達58%
- 馬斯克“瘋”了?大模型300美元包月,比OpenAI貴一大截
- “鴻蒙之父”王成錄:替代安卓只是鴻蒙價值的不到5%
- “留下的得學會AI”:微軟裁員1.5萬不是終點,而是 AI 篩選員工的起點
免責聲明:本網(wǎng)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wǎng)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wǎng)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wǎng)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wǎng)站中的網(wǎng)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chǎn)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wǎng)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wǎng)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