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手機上背單詞曾被視為單詞書外一個新鮮的選擇,但是有限的盈利空間以及難以測量的實際效果,讓一些單詞類APP遭遇發(fā)展天花板。
隨著在線教育概念大熱,單詞類APP也成為很多玩家切入市場的選擇。但是,在完善產品功能、探索出更好的盈利模式以及挖掘更廣泛的用戶群體之前,單詞類APP仍需蟄伏。
拓詞的困境
距離拓詞最后一次版本更新已過去近四個月,盡管apple store以及官方微博下用戶反饋bug的意見不斷,但這款曾位居蘋果商店教育類付費APP前三的應用依舊靜悄悄。
靜悄悄的背后是拓詞團隊正在遭遇考驗的事實。
2011年之前,拓詞的發(fā)展可謂順風順水。拓詞上線于2010年,由于2011年得到大V推薦,短期內獲得了大量用戶。同年底,拓詞團隊拿到真格基金200萬人民幣天使投資。
但是這種向好景象已成過去。
據拓詞聯合創(chuàng)始人李欣欣介紹,最初,拓詞團隊希望通過應用付費維持營收,但是這套模式很快被驗證行不通。
2013年,用戶增長逐漸接近天花板,新增的付費用戶下降到每天不到一百。與此同時,用戶活躍度不高的問題開始顯現,拓詞日活躍用戶只占到全部注冊用戶的10%。
為了解決以上問題,拓詞在2013年加入用戶成長體系,同時開始嘗試流量變現,但均未取得理想效果。2014年初,拓詞推出免費版,然而免費版不僅應用內購買率很低沒能帶來新的收入來源,而且還對付費版造成很大沖擊。
在一步步試錯之后,拓詞陷入失去主要技術團隊支持、盈虧無法平衡、用戶活躍度不高的困境。
不斷發(fā)酵的市場
盡管拓詞正在遭遇內部困境,但在線教育概念越來越火,也讓單詞類APP市場越來越熱。在蘋果應用商店中,同類產品至少有幾十款,市場已是一片紅海。
在這些單詞類APP中,除了拓詞,扇貝單詞及百詞斬也在這一領域耕耘較長時間。它們的共同特點是團隊都在十余人左右,規(guī)模很小,作風低調幾近湮沒無聲。在市場初期,進入單詞類APP的玩家多為這樣的小團隊,但是,隨著在線教育概念越來越火,單詞類APP的市場也在發(fā)酵,教育行業(yè)的巨頭開始進入。
去年,滬江網開發(fā)的開心詞場上線,正式由單詞類應用切入在線教育。今年4月份,樂詞網絡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推出記單詞類APP“樂詞”,值得注意的是,這家公司由新東方控股,以至于樂詞上線一度被解讀為新東方試水在線教育的第一槍。
樂詞前任CEO祖騰表示,英語學習入口是詞匯和口語,詞匯是第一道門檻,且國內用戶數量足夠龐大,英語應用覆蓋K12、大學、出國考試、職場等,借單詞搶占移動端入口,可以在較短時間內積累大量用戶,并通過大數據打造更適合國內用戶的個性化英語學習解決方案。
扇貝英語創(chuàng)始人王捷持同樣看法,他認為,之所以選擇單詞類APP,是因為記單詞是英語學習最直接的切口,在未來發(fā)展中,可以從記單詞擴展到其他品類。
單詞類APP如何突破瓶頸?
市場雖熱,但拓詞的遭遇已經表明,單詞類APP的發(fā)展存在掣肘。
李欣欣如此總結拓詞產品的發(fā)展速度與預期差距較大的原因:一是沒有找到合適的盈利模式;二是受單詞記憶本身的枯燥性與APP記憶效果缺乏客觀評估的影響,用戶活躍度沒有質的突破。
同樣受困于此的扇貝英語做了不同嘗試。目前,扇貝單詞開發(fā)了包括扇貝新聞、扇貝讀書在內的應用集群,在其中設置上百個消費點。據介紹,在一定的用戶基數上,扇貝團隊已經實現小規(guī)模盈利,至少團隊不用擔心生存問題。為提高用戶活躍度,扇貝英語讓用戶對自己的學習效果有更多感知,刺激學習熱情。
然而,即便嘗試效果不錯,王捷仍認為單詞類APP還不到收果子的時候,大規(guī)模變現需要長期積累。
王捷說,他不會制定目標用戶數、營收等KPI,目前的當務之急是提升應用對用戶的實際幫助。遠在西南的百詞斬創(chuàng)始人歐陽丹對表示,現在還是需要低頭做事。而經過上輪試錯后,拓詞也將重心重新轉移至產品本身上來。
從體量來看,單詞類APP現在分的都只是蛋糕一角,真正的大蛋糕是更廣泛人群的英語學習興趣,因此從用戶規(guī)模和產品形態(tài)來看,單詞類APP還沒有到引爆點,在引爆點到來之前,大家都需要繼續(xù)摸索和耕耘。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