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 PDU?
配電單元通常稱為 PDU,早期的俗稱是配電盤,是一種配備多個輸出的設備,用于分配電力。電力的分配主要針對計算機和網絡設備的機架,例如位于設備或數(shù)據(jù)中心內的服務器。
PDU 要么水平安裝在機架中,根據(jù)其高度稱為 1U 或 2U PDU。(1U = 1.75 英寸)或垂直安裝,稱為“0”U。通常有兩個垂直 PDU 安裝在機架的兩側并且每個都連接到不同的電源,以便為所連接的設備維持冗余電源。
與配電盤不同,PDU 更先進,用于為 IT 設備供電并安裝在服務器機架中。它們用于分配和控制數(shù)據(jù)中心的電力。普通PDU 旨在使數(shù)據(jù)中心設備可以訪問標準電源插座,而無需遠程訪問能力或監(jiān)控和其他智能功能。
從可用的 PDU 中,為電路選擇理想的 PDU 并促進其平穩(wěn)運行變得至關重要。以下是一些有助于理解PDU 和智能 PDU 配置的問題。
為數(shù)據(jù)中心選擇 PDU 時考慮的問題
1、使用了哪些不同類型的插座或連接器?
在數(shù)據(jù)中心使用的大多數(shù) PDU 中,使用的插座是 IEC 60320 標準插座,或者在某些情況下是 Schuko 或 NEMA 插座。常用的插座是 IEC 60320 C13 或 C19 類型。對于 10 安培的所需輸出,使用 C13 插座,對于 16 安培,使用 C19 插座,兩者均用于 250 VAC。
由于需要更高密度的數(shù)據(jù)中心,因此更高的功率要求也會推高插座的溫度額定值。C13 和 C19 插座的額定溫度為 70 攝氏度。對于高達 150 攝氏度的更高溫度,則需要考慮更高標準的插座。
2、有多少個網點?
集成到任何 PDU 中的插座數(shù)量通常取決于客戶提供的規(guī)格,具體取決于服務器機架中連接的服務器和其他設備。一般每個支路配置C13和C19插座組合,決定PDU的大小和長度,但PDU的總長度和服務器機柜的高度是有限的。一個標準和基本的 PDU 在其配置中將有 24 到 40 個或更多的插座。
但是,某些 PDU 具有不同的配置。這些PDU往往將電路分成各種分支,每個分支根據(jù)熔斷器或其斷路器工作。這種交變相位 PDU 在設備中的每個插座基礎上分配電力。
3、插座是否有顏色編碼?
為確保易于識別電路,除非用戶指定,否則可能沒有必要集成顏色編碼的插座,但可以使用分支和斷路器的顏色編碼來更好地識別分支或電路。它還降低了過載的風險,因為它使電路配置的識別更加容易。由于傳統(tǒng) PDU 的插座根據(jù)配置的分支進行分組,高密度 PDU 組織交替相位插座以減少電線雜亂,簡化電路中的負載平衡,并允許在相同的空間內集成更多插座。
4. PDU 的占地面積是多少?
在最終確定電路的 PDU 之前,必須考慮占地面積及其影響。盡管如此,0U PDU 方便且不占用設備空間;考慮它們的占地面積、對散熱的影響和電纜管理方法有助于找到理想的配置。具有超薄型設計的那些在有限的空間內進行調整,同時增加了回路內的氣流和運行效率。當電路使用多個 PDU 來支持電源時,分析 PDU 的占用空間就變得尤為重要。
5.PDU是否提供計量功能?
PDU 集成了計量功能,可顯著降低電路過載的風險。它還可以幫助數(shù)據(jù)中心運營商規(guī)劃電路容量并優(yōu)化能源使用。輸入計量 PDU 實時監(jiān)控斷路器和相位,防止對電路造成任何損壞。插座計量的 PDU 通常在插座級別監(jiān)控電力負載。聯(lián)網的 PDU 允許技術人員遠程查看收集的數(shù)據(jù)。
6. PDU 是否有開關插座?
帶開關的插座是通用功能,這使應用程序更易于訪問。它允許技術人員打開和關閉電源以及遠程重啟設備和排序設備的電源控制。該插座提供有助于防止其他插座未經授權使用的控制。
- 使用 eSIM 簡化物聯(lián)網連接:優(yōu)化管理并降低成本
- 現(xiàn)代智能計量的蜂窩連接
- 自動化2025:重塑世界的四大自動化力量
- 你的手機號碼有了“防火墻”!一文讀懂號碼保護服務業(yè)務試點→
- 2025年智能交通將如何重塑城市交通
- 預測性維護在數(shù)據(jù)中心運營中的應用
- 相干光技術在數(shù)據(jù)中心的應用
- 將數(shù)據(jù)轉化為光:光纖收發(fā)器終極指南
- 工信部規(guī)劃700號段用于號碼保護服務業(yè)務,它到底有哪些用處?
- 寶馬推出自動充電機器人;Meta研發(fā)AI聊天機器人 可主動互動提供情緒價值——2025年07月04日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