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語“數據中心安全”是指數據中心采用的物理過程和虛擬技術,以保護其免受外部入侵。數據中心是一種包含信息技術基礎設施的設施,該基礎設施由網絡計算機和用于管理、處理和存儲大量數據的存儲設備組成。
得益于數據中心,當私人企業(yè)將其計算機操作切換到云端時,維護其集中式計算網絡和服務器的成本可能會降低。站點必須同時具備數字和物理安全措施,以保護數據中心中保存的敏感或機密數據??蛻魯祿椭R產權就是這類數據的兩個例子。
本文重點介紹了保護數據中心應采取的基本步驟。
維護零信任架構
在零信任模型下,每筆交易、數據傳輸和迭代都被視為具有潛在危害。它是檢測威脅的最先進方法之一。
該技術由指揮中心操作,實時分析網絡活動和數據流。它監(jiān)視從系統(tǒng)中提取數據的每個人,并在發(fā)現意外事件時警告員工或撤銷帳戶訪問權限。
保護物理位置
必須保護數據中心設施免受自然災害和人為災害威脅的高風險區(qū)域,以維護信息安全性和可靠性。因此,數據中心應建在不易發(fā)生颶風、地震、海嘯、洪水等自然災害的地區(qū)??紤]到人為問題的可能性,數據中心應避開機場、發(fā)電廠和化工廠等區(qū)域。
此外,數據中心應盡可能遠離主要公路,以便利用植被和防撞屏障建立緩沖區(qū)。
在多個級別上控制訪問
應對這一挑戰(zhàn)的最有效和最具戰(zhàn)略性的對策是在多個層面上管理數據中心安全。幾個層次提供了一種有組織的物理保護模式,簡化了對缺陷的分析以及對每一層實施適當有效的保護措施。
例如,在設施外部,使用柵欄和其他屏障來隔離和保護數據中心。大門處設有安全檢查站,要想首次進入,必須向警衛(wèi)登記并確認身份。數據中心工作人員進入設施可能需要門禁卡。對于包含更關鍵信息的層,需要更復雜的身份驗證手段,如指紋或生物特征,以進一步防止未經授權的訪問。
保護數據本身,而不僅僅是數據中心
盡管數據中心不僅僅是存儲重要數據,但信息資產最終是擁有的最有價值的資產之一。對數據本身采取額外的保護措施也可能是有利的,而不僅僅是數據中心。
特別要考慮以下幾點:
● 在數據存儲和在數據中心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移動時對數據進行加密。
● 應用細粒度的訪問控制規(guī)則,以便將用戶的權限和資源訪問限制在執(zhí)行作業(yè)所需的絕對最低限度。
● 查找云大數據湖中的安全漏洞,例如開放式存儲桶,并進行修復。
定期修補系統(tǒng)
當企業(yè)在補丁管理程序維護方面落后或未能執(zhí)行有效的補丁管理程序時,其數據中心系統(tǒng)、工作負載和應用將受到威脅。如果軟件、固件、服務器操作系統(tǒng)、關鍵任務應用、庫和框架沒有通過最新的安全升級保持最新,那么所有這些組件都容易受到攻擊。
除了保持所有代碼資產的最新庫存外,還要謹慎檢查漏洞,這可能是特定網絡漏洞評估的一部分。這樣可以確保識別和糾正任何可能的故障。在理想的世界里,會有某種自動化系統(tǒng)來減少人工補丁部署的需要。
有備份實用程序
數據中心的公用設施,如電力、水、電話和數據,必須來自兩個獨立的來源。通過返回兩條不同的干線找到水源,通過返回兩個獨特的變電站找到電源。建議將線路埋在結構下方,并在不同的地方進入,同時單獨維護供水和其他公用設施。將數據中心的估計用電量作為與電力供應商討價還價的籌碼,以確保為建筑的特定需求做出讓步。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