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消息(陳宦杰)新基建已成為有效帶動經濟的新引擎,城市軌道交通占據第三把交椅,在滿足人民群眾出行需求、優(yōu)化城市結構布局、緩解城市交通擁堵、促進經濟社會發(fā)展等方面發(fā)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上海市域鐵路機場聯絡線(以下簡稱“機場聯絡線”)全長68.6公里,途經閔行、徐匯、浦東新區(qū)3個行政區(qū),設有9座車站,最高時速可達160公里,是國家發(fā)改委《關于促進市域(郊)鐵路發(fā)展的指導意見》中首批確定的11條市域鐵路示范線路之一。
作為信息通信基礎設施建設的國家隊和5G新基建的主力軍,上海鐵塔在5G新基建、數字賦能、安全支撐等領域肩負重要使命。為打造上海軌交通信覆蓋最優(yōu)方案,上海鐵塔以最扎實的工作作風,踐行“一流企業(yè)”的運營理念。在需求統籌的基礎上,上海鐵塔堅持資源共享、集約建設,攜手三大基礎電信運營商低成本、高效率、優(yōu)質量地做好4G/5G無線網絡覆蓋。
機場聯絡線是全國首條地下運行的市域鐵路線路,一期從虹橋火車站出發(fā),經過滬杭鐵路外環(huán)線共7站,至浦東國際機場,地下里程52.8公里,二期到達上海東站。該項目信號覆蓋的施工難度大,可借鑒經驗少。
上海鐵塔通信發(fā)展部總經理何悅懿向C114介紹:“建設中發(fā)現兩大新挑戰(zhàn)。一是地下區(qū)間平均站距接近10公里,大大超過普通地鐵1.5公里左右的站距,增加了敷設線纜和安裝設備的難度,加大了通信機房的壓力。二是側式站臺傳統覆蓋方式區(qū)間無漏纜,依靠站臺天線覆蓋區(qū)間,對站臺區(qū)間高速經過車輛覆蓋效果較差。”
為提供“滿格”信號服務,上海鐵塔充分發(fā)揮信息通信基礎設施資源統籌和專業(yè)化運營的優(yōu)勢,通過加強與業(yè)主方協調,在所有風井新增民用通信機房,降低站間距和民用通信機房壓力;協調鐵路建筑專業(yè)預留過軌資源,滿足側式站臺漏纜的安裝,確保站臺覆蓋效果。同時,上海鐵塔在施工中采用4根泄漏電纜,以300米一個開斷為標準,實現區(qū)間的連續(xù)覆蓋。
面向數字賦能,上海鐵塔依托總部AI算法倉海量標本,結合自身算法優(yōu)勢,計劃采用3D數字建模結合物聯網技術,形成數字化資產,支持全生命周期數智化管理,提升鐵塔在機場聯絡線項目的建設和運維能力。
面向安全支撐,上海鐵塔的技術專家敏銳地判斷出,當列車以160公里的時速運行時,產生的風洞效應會對隧道內各類設備箱的蓋子造成巨大的壓力,一旦箱蓋脫落,極有可能釀成后果嚴重的安全事故。為杜絕隱患,上海鐵塔對設備箱進行強化,不但采用“自落鎖”設計,還在箱體兩側加裝搭扣,確保設備箱安全可靠。
機場聯絡線一期項目預計于2024年12月建成通車。屆時,虹橋和浦東綜合交通樞紐間運行將縮短至40分鐘左右,可與多條軌交線路換乘,為沿線市民和旅客的出行帶來極大的便利,促進城市交通一體化發(fā)展。上海鐵塔時刻牢記國資央企“三個作用”囑托,誓要當好“施工隊長”,全力以赴對待每一項重要工程,把宏偉藍圖細化為施工圖,轉化為實景畫,助力上?!拔鍌€中心”建設。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