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9日消息,奇安信集團發(fā)布《2024人工智能安全報告》(以下簡稱《報告》)?!秷蟾妗氛J為,人工智能技術的惡意使用將快速增長,在政治安全、網絡安全、物理安全和軍事安全等方面構成嚴重威脅。
《報告》認為,“AI是一種通用技術,通用就意味著既可以用來做好事,也可以被用來干壞事”。具有巨大潛力的AI技術同時帶來兩大主要挑戰(zhàn):一是放大現(xiàn)有威脅,另一個是引入新型威脅。
奇安信預計,未來十年,人工智能技術的惡意使用將快速增長,將在政治安全、網絡安全、物理安全和軍事安全等方面構成嚴重威脅。
報告數(shù)據(jù)顯示,2023年基于AI的深度偽造欺詐暴增了3000%,基于AI的釣魚郵件數(shù)量增長了1000%;奇安信威脅情報中心監(jiān)測發(fā)現(xiàn),已有多個有國家背景的APT組織利用AI實施了十余起網絡攻擊事件。各類基于AI的新型攻擊種類與手段不斷出現(xiàn),甚至出現(xiàn)泛濫,包括深度偽造(Deepfake)、黑產大語言模型、惡意AI機器人、自動化攻擊等,在全球造成了嚴重危害。
同時,《報告》深入研究了基于AI的深度偽造(Deepfake)、黑產大語言模型基礎設施、利用AI的自動化攻擊、AI武器化、LLM自身安全風險、惡意軟件、釣魚郵件、虛假內容和活動生成、硬件傳感器安全等12種重要威脅,對其技術原理、危害情況、真實案例等進行了深入的剖析,旨在讓業(yè)界更全面的認識到AI普及帶來的兩大主要挑戰(zhàn):一方面放大了現(xiàn)有威脅,比如釣魚郵件、惡意軟件和社會工程學等;另一方面是引入了新型威脅,如AI自動化攻擊、AI深度偽造等。
面對AI網絡攻擊、AI武器化等日益嚴峻的安全威脅,《報告》認為,AI技術將會推動安全領域發(fā)生范式變革,全行業(yè)需啟動人工智能網絡防御推進計劃。新一代AI技術與大語言模型改變安全對抗格局,將會對地緣政治競爭和國家安全造成深遠的影響,各國正在競相加強在人工智能領域的競爭,以獲得面向未來的戰(zhàn)略優(yōu)勢。全行業(yè)需啟動人工智能網絡防御推進計劃,包括利用防御人工智能對抗惡意人工智能,扭轉“防御者困境”。
- 用AI掃描“收藏”經典電影場景,掃描全能王聯(lián)手上海電影博物館開啟特色探館活動
- 阿里云將于馬來西亞和菲律賓新增數(shù)據(jù)中心
- 蘋果AI戰(zhàn)略的搖擺困局:從自主研發(fā)到急尋外援,Siri升級之路一波三折
- 谷歌AI“送貨上門”:推出師生專享AI教育項目,直擊校園需求
- 英特爾開源端側模型,助力人工智能創(chuàng)新浪潮!
- 瑞金醫(yī)院聯(lián)合華為開源RuiPath病理模型,加速AI在醫(yī)療行業(yè)落地
- 微軟新規(guī):AI 投入成考核關鍵,不重金投入 AI 直接與績效掛鉤
- 智譜海外大放異彩,OpenAI贊譽其為新銳代表:海外市場翻篇,中國AI崛起?
- AI掃描大腦可精準診斷癡呆癥:未來健康新紀元來臨
- 華為與瑞金醫(yī)院共創(chuàng)開源病理模型:揭開醫(yī)療科技新篇章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