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昨晚發(fā)布2015年Q1財報,一季度營收127.25億元,同比增34%。從財務上看這是份中規(guī)中矩的一季度財報,顯示出百度仍在盡力擴大營收把盤子做大,增加技術研發(fā)投入提升核心競爭力,加強收購以便給未來業(yè)務布局,一季度百度的研發(fā)投入規(guī)模已與盈利相當,其為此不惜影響整體利潤率的策略也在逐漸為市場所接受。
但從另外一個角度看,財報中最大的亮點是百度移動搜索月活已超6億,已超過微信的4.68億月活用戶,成為移動互聯網第一大入口。同時,百度移動營收在總收入中的比重也已超過50%,上一季度百度的移動營收為總營收的42%,顯示出移動業(yè)務相當強勁的增長態(tài)勢。至此百度已可以宣布,正式變身為一家移動公司。
盡管數據已經證明了百度移動搜索的成功,但分析其成功的原因,依然繞不開幾個問題:搜索和社交,誰才是移動互聯網最強的入口?在O2O大力發(fā)展的當下,搜索和社交誰能更好地對接和滿足?互聯網企業(yè)都在講“人與服務相連”,那么搜索、社交,誰才是最好的服務需求入口。
要回答上面的問題,先看看百度移動搜索能夠成功的三大邏輯:
第一、移動互聯網時代,搜索的入口價值,不但沒有降低,反而加強。
原先,大家都認為微信才是移動互聯網最強的入口,其實用戶還有除社交之外的更多需求,比如泛需求和模糊需求,以及場景化的需求,這些不是很精準的需求,微信并不容易實現和滿足,而這正是搜索的地盤。
百度移動搜索恰好抓住了這一需求,“找到和發(fā)現”就是最好的說明,向來是互聯網的強需求,這一點曾在移動互聯網興起之初遭到動搖,但實踐檢驗了,移動互聯網并未顛覆這一需求,用戶在這方面的需求并未減弱,找到和發(fā)現仍將是未來主流。
第二、生機勃勃的O2O,給百度移動搜索提供了巨大機會。
早在一年前百度就提出了“連接人與服務”的方向,并為此加大了研發(fā)投入。其目的在于,百度作為天然的需求入口,不應只滿足于僅僅是讓需求從這個入口過一遍,而是要開發(fā)出獨有技術和平臺,在入口處對巨大需求進行深度開發(fā),把需求留在百度之上。
目前,百度已在各個主要移動領域搭建起平臺,并不斷增強技術優(yōu)勢和市場經驗,其移動領域,O2O業(yè)務,醫(yī)療、教育及金融業(yè)務也都有高速發(fā)展。未來還將有更多的垂直業(yè)務在百度出現,而這些業(yè)務的通用稱謂叫“生活服務”,百度認為生活服務會是承載百度未來商業(yè)模式的主要領域,在財報分析師會議上,O2O和生活服務被反復提及。
第三、手機百度+百度地圖雙入口協同,夯實服務需求第一入口。
在為用戶提供服務層面,百度移動搜索主要通過手機百度、百度地圖來實現。
手機百度方面,作為泛需求和模糊需求的最佳入口,為用戶提供更多長尾的服務。以電影票為例,手機百度將潛在用戶、粉絲通過搜索引導,最終吸引進入影院,擴大觀影群體的基數,進而在驅動票房更大規(guī)模的增長;百度地圖方面,截至2015年3月底,百度地圖客戶端月活躍用戶數超過2.7億,超過70%的市場份額排名首位。同時,百度地圖擁有3400萬POI數據,超過1800萬的深度生活POI數據,覆蓋上百個不同類型的大小行業(yè),滿足用戶生活服務的方方面面。
這相當于對整個生活服務市場發(fā)出的一紙宣言,百度將在這個領域成為平臺服務提供商,并積極參與具體業(yè)務。百度自己的直達號已有70萬商家,有占主導地位的LBS和移動搜索,此外還有糯米、百度健康,百度教育、百度金融等垂直業(yè)務,這些業(yè)務的開展,都加快了百度在移動生活服務領域構建生態(tài),促進這個市場的進一步發(fā)展。
總結:移動搜索之所以能夠成為移動端第一入口,歸根結底還是其服務的基因,而這一點正是PC和移動互聯網最大的區(qū)別,從信息需求到服務轉變。同時,透過移動搜索致勝背后的邏輯,以及而百度移動營收在總收入中的比重也已超過50%,我們可以看出,移動搜索既有用戶,又容易變現,這也是微信的痛點。未來,誰能左右用戶的增長速度,用戶需求的滿足程度,變現能力的持續(xù)進度,將決定搜索和社交未來成長的廣度和深度。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第三方自媒體作者發(fā)布的觀察或評論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圖片版權歸作者所有,且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極客網無關。文章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投訴郵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