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用戶量最大的網盤應用,百度網盤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用戶的心,前段時間,百度網盤總算推出單次下載付費功能,也是引發(fā)一片嘩然,有網友表示支持,也有網友認為百度網盤是在變相“斂財”。
最近,百度網盤發(fā)布了新公告,針對近1年內未登錄百度網盤的賬戶,其免費儲存空間將由2TB下降到100GB。百度網盤表示,此次調整的目的在于“通過合理的資源調配,提升閑置空間使用率,讓更多有切實需求的用戶享受到優(yōu)質、穩(wěn)定、安全的個人云存儲服務。”
百度網盤上線于2012年,并不算早,像QQ網絡硬盤、千軍萬馬網盤、Yunfile、RayFile、一木禾網盤、酷盤等成立時間都要比百度網盤更早,但這些網盤很快就銷聲匿跡。2016年、2017年,網盤行業(yè)迎來倒閉潮,金山快盤、新浪微盤紛紛宣布關閉,就連用戶量達到2億的360云盤也宣布關停個人網盤服務。
百度網盤不僅在網盤倒閉潮中站住了,并且一直堅挺到了現(xiàn)在,數(shù)據(jù)顯示,百度網盤用戶量超過7億。七麥數(shù)據(jù)顯示,最近一年內,百度網盤App在App Store免費總榜中,均位于前100名以內,這意味著百度網盤已經成為用戶手機必備的App之一。
所謂剩者為王,大概說的就是百度網盤的故事。作為一個用戶量超過7億的網盤產品,百度網盤為何要限制未登錄用戶的空間大小呢?除了其公告里提到的原因,還會有別的原因嗎?郭靜的互聯(lián)網圈認為:
首先,如果用戶近一年內都沒有登錄過一款App,說明這款App對用戶失效了,用戶對于它的存在已經是無所謂的態(tài)度。百度網盤是否做出限制動作,對他們都無影響。
其次,未登錄用戶會占據(jù)一定資源,造成浪費,從而導致網盤運營成本上升。人均100GB的儲存空間和人均2TB(1TB=1024GB)儲存空間的資源配置完全不同,那些拿著2TB儲存空間卻完全不用的人,有“占著茅坑不拉屎”的嫌疑。同時,還會間接造成服務器、寬帶等運營成本增加的問題。
還有就是,提升用戶活躍度。百度網盤發(fā)出該公告后,勢必會讓部分擁有百度網盤賬戶,但忘記登錄的用戶回到百度網盤上來,畢竟,一旦空間縮小的話,很有可能導致某些資源丟失。當然,考慮到百度網盤的用戶基數(shù)以及行業(yè)地位,百度網盤在這方面的訴求會很小。
總的來說,百度網盤此舉對用戶并不會造成任何影響,相反,將來可能會讓更多用戶受益,比如,會員用戶的上傳、下載速度有可能更快。
目前,5G的發(fā)展如火如荼,無論是運營商,還是硬件終端,都在不斷加快建設5G的速度,這意味著用戶對百度網盤這類云存儲產品的速度需求也在提升,百度網盤也必須加快自己的上傳、下載速度才行。而清理出部分“僵尸用戶”,則能夠大大節(jié)約資源,節(jié)約運營成本。
智能手機在不斷強化它的拍照能力,手機像素從200萬提升到4800萬,將來很有可能趕上數(shù)碼相機的像素,而手機攝像頭的數(shù)量也在不斷增加,從一顆攝像頭增加到三四顆攝像頭,同時,手機廠商還強化了軟件、硬件的拍照協(xié)調能力,手機拍照技術的增強,讓用戶的圖片、視頻等數(shù)字資產越來越多。
這種情況下,用戶對數(shù)字資產的儲存需求也越來越多,誠然,手機廠商也有自己的云相冊,比如華為云相冊、蘋果的icloud,但是手機廠商的云存儲產品有缺陷,即用戶只能基于同一個手機品牌使用,一旦用戶換成其他手機品牌,很有可能就用不上原手機的云存儲了。
而百度網盤卻可以跨手機品牌使用,無論是蘋果還是華為、小米、vivo、OPPO都可以使用,用戶只要下載百度網盤的客戶端即可云同步。
對于用戶來說,目前最大的問題在于,其并沒有對個人云存儲付費的習慣,icloud、Dropbox在中國的用戶量并不算多。
不過,近幾年,越來越的人開始在網絡上付費,比如,網絡視頻、網絡文學、網絡音樂等,當用戶在某個情景下對網盤的需求變成剛需以后,他們勢必愿意成為付費用戶。
在當前的環(huán)境下,能夠堅挺的網盤已經非常不易,百度網盤限制長期未登錄用戶空間,明顯對它自身是有好處的,這樣百度網盤才能更長久地運營下去,因此,有網友表態(tài)稱:支持!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第三方自媒體作者發(fā)布的觀察或評論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圖片版權歸作者所有,且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極客網無關。文章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投訴郵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