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目前的快速發(fā)展得益于深度學習的興起,但在具體應用上,深度學習主要在模式識別(智能感知)中獲得成功,同時從智能機理研究上,腦科學也逐漸跟人工智能深度融合。人工智能領域,正在由智能感知的初步成功,慢慢走向百花齊放。
模式識別的主要任務是模擬人的感知能力,如通過視覺和聽覺信息去識別理解環(huán)境,又被稱為“機器感知”或“智能感知”。模式識別作為人類一項基本智能,是指對表征事物或現象的各種形式的信息進行分析和識別,是信息科學和認知科學等學科領域的交叉前沿研究方向,目前已成為人工智能領域一個重要的分支。
詳細來說,模式識別是通過計算機用數學技術方法來研究模式的自動處理和判讀。我們把環(huán)境與客體統(tǒng)稱為“模式”。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fā)展,人類有可能研究復雜的信息處理過程。信息處理過程的一個重要形式是生命體對環(huán)境及客體的識別。對人類來說,特別重要的是對光學信息(通過視覺器官來獲得)和聲學信息(通過聽覺器官來獲得)的識別。這是模式識別的兩個重要方面。市場上可見到的代表性產品有光學字符識別、人臉識別、語音識別系統(tǒng)等等。
很顯然,語音識別現在已經滲透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了。比如,我們的微信語音條要花時間去聽,信息不夠直觀,對于長語音條來說更是無奈。但是,如果用某某智能語音輸入法,按住空格鍵說話,便能精確地識別出你語音中所涉及到的文字,從而直觀地把大段文字“翻譯”到微信里,在快節(jié)奏的社會生活中為對方節(jié)省了聽語音的時間。
谷歌搜索負責人本·戈麥斯(Ben Gomes)曾表示,技術領域的下一個重大飛躍將是語音服務的進步。他說:“語音識別和對語言的理解是未來搜索和信息的核心。但是有很多難題,比如理解引用語是如何起作用的,理解‘他’、‘她’或‘它’在句子中指的是什么。在語音服務角度,這只是其面臨的數以百萬計的問題之一。”如今,語音識別已經成為谷歌搜索和人工智能語音助手的一部分。
除了剛提到的語音識別,人臉識別也是人工智能領域應用比較成功的方向,可以算是模式識別借助深度學習形成的研究成果。但同時我們大家也能意識到,雖然人臉識別已被應用得較為廣泛,但還不能算“應用得很好”。
人臉識別目前應用得比較成熟的是門禁、通關等領域,原因在于被識別的對象能主動配合,距離攝像頭較近,能拍攝到比較清楚的圖像。但在更加復雜的情況下,如在室外光照不均、距離遠、人臉視角多變情況下,用監(jiān)控攝像頭進行人臉識別,識別正確率就會明顯降低。目前在計算機前端加入AI模塊,只能起輔助作用,復雜條件下的人臉識別依舊難以達到成熟應用的程度。
面對這些問題,這些來自未來的更高要求的挑戰(zhàn),我們該如何積極應對?現如今,國內的模式識別技術已經發(fā)展到什么程度了?或許只有你親自參加CIIS 2018大會才能得到想要的答案,我們不見不散。
專家云集
2018年11月17日~18日,CIIS2018(第八屆中國智能產業(yè)高峰論壇)將在成都召開,屆時在大會分論壇——“模式識別與智能感知專題論壇”上將有5位業(yè)界專家為大家?guī)硪粓黾夹g盛宴,他們分別是:
劉成林(主席、主持人):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副所長、模式識別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陳勝勇:浙江工業(yè)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
徐昕:國防科技大學智能科學學院無人系統(tǒng)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
史媛媛:博士,三星電子中國研究院研發(fā)VP
馬力:博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北京中科虹霸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想參會,從這里開始!
中國智能產業(yè)高峰論壇(CIIS)自2011年創(chuàng)辦已舉辦七屆,經過7年的沉淀,已成為中國智能產業(yè)界高端化、專業(yè)化、實效化交流與合作平臺一直。一年一度的盛會正在為中國智能產業(yè)帶來持續(xù)不斷的創(chuàng)新動力,成為國內人工智能產業(yè)發(fā)展與技術應用的風向標!
來吧,一起加入這場盛會,錯過參會就是拒絕成長,票量有限,欲購從速!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